制度变迁中的农信社再造与信贷风险再生——社员冷漠、信贷配给与农村经济效率损失

被引:11
作者
张荔 [1 ]
田岗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2] 不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配给; 社员冷漠; 农村经济效率; 制度安排;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6.02.007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过程存在利益冲突和路径依赖。在以往的农信社改革中,社员(或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信社再造的产权制度安排中,应该扭转社员冷漠的局面。如果忽视社员的权利,则会导致社员冷漠,并在农信社信贷资金配给中导致农民主导型项目无法获得有效融资,进而造成农村经济效率损失。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本文举证了农信社再造模式中可能导致的若干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框架下,社员冷漠、信贷配给和农村经济效率损失是一种常态。从长远看, 有必要让农户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合作组织,让他们在制度安排中成为力量集中的利益集团。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杰主编, 2003
[12]  
国家兴衰探源[M]. 商务印书馆 , (美)曼库尔·奥尔森(MancurOlson)著, 1999
[13]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著, 1995
[14]   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 [J].
曾康霖 .
金融研究, 2001, (10) :32-41
[15]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成本及制度创新 [J].
马忠富 .
金融研究, 2001, (04) :11-23
[16]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1, (01) :1-13
[17]   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探析 [J].
何广文 .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02)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