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中草药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风琴 [1 ]
柳伟 [2 ]
机构
[1] 宁夏医学院药检系
[2]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
关键词
致病性浅部真菌; 中草药; 抑菌实验; MI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为研究8种中草药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药基稀释法,测定8种中草药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观察各种药物对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氏毛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尤以白头翁、公丁香抗菌作用显著,其平均分别为MIC为10.10%、10.63%。表明公丁香、白头翁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样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草药抗浅部真菌实验研究进展 [J].
刘玉明 ;
靳小青 ;
沈越 .
海军医学杂志, 2006, (02) :174-176
[2]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十年回顾 [J].
蔡德海 ;
王奕飞 ;
查斯娜 .
河北医学, 2006, (01) :94-96
[3]   18种中草药提取物抗金葡菌作用的筛选研究 [J].
左国营 ;
余巍 ;
徐贵丽 ;
王根春 ;
彭虎 ;
邝文喜 .
中国药师, 2005, (07) :78-80
[4]   浅部真菌性疾病概述 [J].
金学洙 ;
金锋 .
中国社区医师, 2004, (12) :8-9
[5]   多肽APS体外抗病原真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初探 [J].
陈刚 ;
丘小庆 ;
卢晓风 ;
裴炎 ;
魏启欧 ;
程惊秋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2) :220-222
[6]   中西药复方制剂浅菌净及其组分体外抗浅部真菌的比较 [J].
明金兰 ;
陶上乘 ;
王昊 ;
杨凤琴 ;
张莉 .
中国药学杂志, 2000, (09) :64-65
[7]   复方苦参酊抗真菌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J].
何慧英 ;
陆华国 ;
唐许尧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1, (05) :32-33
[8]   中草药抗真菌实验筛选初步报告 [J].
方蕴春 ;
奚兆庆 ;
沈丽珍 .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2, (02)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