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

被引:109
作者
胡卸文 [1 ,2 ]
黄润秋 [2 ]
施裕兵 [3 ]
吕小平 [1 ]
朱海勇 [1 ]
汪雪瑞 [1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工程分院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堰塞坝; 高速滑坡; 堵江机制; 溃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在对唐家山滑坡及其堰塞坝现场进行详尽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结合早期(地震前)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形成及堵江过程可概括为:顺层岸坡结构地震诱发→滑坡体前缘剪切、后缘拉裂→高速下滑、形成气浪、前缘刨蚀河床、对岸阻化隆起→后缘边坡坐落下滑→堰塞堵江。对堰塞坝体地质结构、不同水位条件下堰塞坝整体及上下游部位不同工况稳定性分析表明,堰塞坝以沟槽部位表层松散体水流逐级淘刷的"溢流破坏"方式为特点,整体溃坝可能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 [J].
李守定 ;
李晓 ;
吴疆 ;
刘艳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473-2480
[2]   泸定县四湾村滑坡的地质成因与稳定评价 [J].
邓建辉 ;
陈菲 ;
尹虎 ;
高明忠 ;
蒙玉林 ;
黄润太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0) :1945-1950
[3]   考虑地震力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及其工程应用 [J].
罗红明 ;
唐辉明 ;
胡斌 ;
余小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1) :3590-3595
[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J].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3) :433-454
[5]   汤屯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J].
黄润秋 ;
赵建军 ;
巨能攀 ;
邓辉 ;
段海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2) :239-246
[6]   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程谦恭 ;
张倬元 ;
黄润秋 .
山地学报, 2007, (01) :72-84
[7]   再论茅坪滑坡的复活机制与治理可行性 [J].
邓建辉 ;
闵弘 ;
魏进兵 ;
张保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2) :2377-2383
[8]   清江茅坪滑坡形成演化研究 [J].
李守定 ;
李晓 ;
刘艳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2) :377-38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 DL/T5395–200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 2008
[10]  
The 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natural dams. Costa J E, Schuster R L.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