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危害的二维性及对客体归类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云飞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洗钱; 法益; 客体; 金融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关于洗钱罪侵害的客体到底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还是正常的司法活动在我国长期争论不休。侵害金融管理秩序说背后反映的是刑法对国家金融安全法益保护的利益诉求,但其错误之处在于未区分社会整体洗钱行为与个体洗钱行为危害之间的区别,将整体的危害性作为个体洗钱行为的入罪理由,导致刑法评价对象的错误。就侵害法益的评价标准而言,两种争论反映的是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之间的争议,但由于个体洗钱行为对金融安全危害的轻微性和不确定性,即使从行为无价值的视角也无法得出个体洗钱行为对金融安全的危害值得刑法介入的合理结论,洗钱犯罪侵害并值得刑法予以保护的法益只能是国家司法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J].
周光权 .
中外法学, 2011, 23 (05) :944-957
[2]   “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 2011, 28 (05) :83-94
[3]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1-15
[4]   必须防范金融刑事立法的过度扩张 [J].
顾肖荣 ;
陈玲 .
法学, 2011, (06) :34-38
[5]   涉黑犯罪财产之没收与追缴 [J].
王利荣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05) :40-44
[6]   美国有组织犯罪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J].
张远煌 ;
赵赤 .
法商研究, 2010, 27 (05) :134-142
[7]   结果无价值论之展开 [J].
黎宏 .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109-128
[8]   金融安全理论述评 [J].
蒋海 ;
傅建辉 .
学术研究, 2008, (07) :89-94+160
[9]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10]   论洗钱罪的修改与适用 [J].
赵永红 ;
钱业弘 .
中国检察官, 2006, (1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