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危害的二维性及对客体归类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云飞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洗钱; 法益; 客体; 金融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关于洗钱罪侵害的客体到底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还是正常的司法活动在我国长期争论不休。侵害金融管理秩序说背后反映的是刑法对国家金融安全法益保护的利益诉求,但其错误之处在于未区分社会整体洗钱行为与个体洗钱行为危害之间的区别,将整体的危害性作为个体洗钱行为的入罪理由,导致刑法评价对象的错误。就侵害法益的评价标准而言,两种争论反映的是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之间的争议,但由于个体洗钱行为对金融安全危害的轻微性和不确定性,即使从行为无价值的视角也无法得出个体洗钱行为对金融安全的危害值得刑法介入的合理结论,洗钱犯罪侵害并值得刑法予以保护的法益只能是国家司法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关于金融安全的若干理论问题 [J].
王元龙 .
国际金融研究, 2004, (05) :11-18
[22]   我国洗钱罪立法完善之思考 [J].
卢勤忠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2) :63-69
[23]   论金融法的安全观 [J].
张忠军 .
中国法学, 2003, (04) :107-115
[24]   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02, (01) :3-13+92
[25]   洗钱罪的认定及处罚 [J].
陈明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6) :65-69
[26]   罪刑矛盾与刑法改革 [J].
储槐植 .
中国法学, 1994, (05) :108-116
[27]  
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邵沙平著, 1998
[28]  
刑法罪名精释[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马东等撰稿, 1998
[29]  
金融犯罪的理论与实务[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周振想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