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

被引:56
作者
向云驹
机构
[1]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关键词
身体遗产; 身体人类学; 身体哲学; 死亡与救赎;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10.04.015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可以分为五个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鲜活、生动、深刻的哲学根性和意蕴,遗产的身体和身体的遗产揭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最深刻的奥秘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2] 身体部位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瞿明安
    和颖
    [J]. 世界民族, 2009, (01) : 33 - 42
  • [3] 85岁老妇去世;65000年文明灭绝...中国日报.2010,
  • [4] 论道成肉身.[M].(古罗马) 阿塔那修;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 [5]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贾银忠; 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
  • [6]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于海广; 王巨山; 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 [7] 文身的历史.[M].欧阳昱译;史蒂夫·吉尔伯特(SteveGilbert)编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 [8]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向云驹著;.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 [9] 身体的文化政治学.[M].汪民安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 [10] 知觉现象学.[M].(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著;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