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磁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原理评价“烟筒效应”的机理

被引:5
作者
刘庆生
程同锦
刘树根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武汉
[2]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化探中心!合肥
[3]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关键词
烟筒效应; 烃微渗漏; 磁学; 地球化学; 矿物学;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正>近几十年来,随着油气藏勘探中复杂构造圈闭与非构造圈闭(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所占比重的增大,地震勘探的效果明显有所下降,同时传统的地震勘探结果通常不能给出圈闭含油气的信息.因此,几乎在油气藏勘探的初期,人们就致力于直接寻找油气方法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如油气地球化学方法,柯马罗夫提出的激电法,pirson提出的磁电法及优Donovan提出的微磁法.这些方法大多数从烃垂向微渗漏激发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矿物学参量变异特征的假说(即“烟筒效应”)出发,并构成了非震综合物化探直接找油方法技术的基础.然而,由于“烟筒效应”机理研究涉及许多学科理论的相互交叉及依赖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水平的提高,且在地表及浅层很难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取“烟筒效应”的直接证据,而进展缓慢.目前,对于“烟筒效应”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分布形式仍处于推测与假设阶段.然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烟筒效应”与深部油气藏之间可能存在成因关系,正如Elmore等人认为“虽然与烃晕相关的自生磁铁矿的形成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在一些油气藏上方含烃砂岩及某些油气井
引用
收藏
页码:1569 / 15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微磁方法寻找油气藏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刘庆生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 [2] 油气地球化学勘查.[M].杨育斌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 [3]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M].阮天健;费琪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 [4] 石油重磁解释.[M].王家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 [5] 岩石和矿物的物理性质.[M].[苏]多尔特曼(Дортман;Н·Б·) 主编;蒋宏耀 译.科学出版社.1985,
  • [6] 激发极化法电法勘探.[M].[苏]科马罗夫(В·А·Комаров) 著;阎立光 译.地质出版社.1983,
  • [7] 塔北雅克拉油田储层岩石的磁性与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刘庆生
    刘树根
    [J]. 科学通报, 1997, (24) : 2639 - 2642
  • [8] 某些油气田地表土壤的磁性与烃运移相互关系研究
    刘庆生,徐文凯,丁少飞,王锡福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 804 - 812
  • [9] 塔北雅克拉地区油气藏上方“烟筒效应”的磁学与矿物学证据
    刘庆生
    徐忠祥
    侯卫国
    [J]. 地球科学, 1996, (01) : 96 - 101
  • [10] 油田放射性异常成因研究
    王平,李舟波,戴丽君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04) : 528 -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