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增暖对东亚夏季风趋势的相反影响

被引:9
作者
陈小婷 [1 ,2 ,3 ]
李双林 [2 ]
李国平 [1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3]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增暖; 热带太平洋增暖;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5.013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成员集合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增暖各自对东亚夏季风趋势变化的影响。试验所用模式是GFDL AM2大气环流模式,增暖是通过在气候平均海洋表面温度(SST)基础上,叠加随时间线性增加的、相当于实际50 a左右达到的SST异常来实现的。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共同增暖有使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单独印度洋增暖有使东亚夏季风增强、华北降水增多的趋势,而单独太平洋增暖有使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即印度洋增暖与太平洋增暖对东亚夏季风存在相反的、竞争性影响。进一步分析指出,热带太平洋特别是热带中东太平洋的增温可能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夏季风年代际减弱有更重要的贡献;在未来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持续增暖、但增暖强度纬向差异减小的新情况下,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
引用
收藏
页码:624 / 6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J].
司东 ;
丁一汇 ;
柳艳菊 .
科学通报, 2010, 55 (01) :68-73
[2]   东亚夏季风异常大气环流遥相关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J].
蔡学湛 ;
温珍治 ;
扬义文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46-51
[3]   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及其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J].
张志华 ;
黄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31 (06) :782-789
[4]   中等强度ENSO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与强ENSO的对比分析 [J].
薛峰 ;
刘长征 .
科学通报, 2007, (23) :2798-2805
[5]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基于全球观测海表温度驱动NCAR Cam3的模拟分析 [J].
曾刚 ;
孙照渤 ;
王维强 ;
林朝晖 ;
倪东鸿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2) :211-224
[6]   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J].
赵平 ;
周秀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48-556
[7]   我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系统变化的关系 [J].
黄荣辉 ;
蔡榕硕 ;
陈际龙 ;
周连童 .
大气科学, 2006, (05) :730-743
[8]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科学通报, 2005, (20) :74-80
[9]   夏季黑潮区域SSTA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陈海山 ;
朱伟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10-316
[10]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邹立尧 ;
刘宣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16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