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被引:48
作者
司东 [1 ,2 ]
丁一汇 [2 ]
柳艳菊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副热带扩张; 雨带北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1979~2007年中国梅雨雨带移动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地区环流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梅雨雨带呈明显北移的趋势,1999年以前梅雨雨带主要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1999年以后雨带明显北移到了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同时发现,由于江淮梅雨期东亚中纬度地区对流层明显增暖,平流层明显冷却,使得东亚副热带对流层高层等压面向上突起,对流层顶升高,从而导致东亚副热带大气的扩张.伴随副热带地区大气扩张出现的是东亚副热带急流北移,Hadley环流圈拓宽北伸和中纬度西风带北移.东亚副热带大气扩张使得梅雨雨带向北移动,导致长江以南降水减少,长江以北降水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03年与2005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J].
张娇 ;
王东勇 ;
田红 ;
朱红芳 ;
陈晓红 .
气象科学, 2008, (04) :402-408
[2]   梅雨期EAP事件的中期演变特征与中高纬Rossby波活动 [J].
布和朝鲁 ;
施宁 ;
纪立人 ;
卫捷 ;
陶诗言 .
科学通报, 2008, (01) :111-121
[3]   东亚梅雨系统的天气-气候学研究 [J].
丁一汇 ;
柳俊杰 ;
孙颖 ;
柳艳菊 ;
何金海 ;
宋亚芳 .
大气科学, 2007, (06) :1082-1101
[4]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雨情和水情特征分析 [J].
赵琳娜 ;
杨晓丹 ;
齐丹 ;
刘睿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28-737
[5]   梅雨期中国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海温的关系 [J].
宗海锋 ;
张庆云 ;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2006, (06) :1189-1197
[6]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科学通报, 2005, (20) :74-80
[7]   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际及年代际振荡 [J].
魏凤英 ;
谢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492-499
[8]   我国东部梅雨雨区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分析 [J].
徐卫国 ;
江静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92-303
[9]   亚洲季风环流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减弱(英文) [J].
王会军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1, (03) :376-386
[10]   全国异常高温酷热 淮河出现暴雨洪涝—2000年7月— [J].
边志强 .
气象, 2000, (10)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