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主要报纸的报道框架

被引:3
作者
费郁红 [1 ]
刘洪霞 [2 ]
夏同玲 [1 ]
机构
[1]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2]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体育传播学; 北京奥运会; 报纸; 报道框架;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09.10.009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广州日报》4家报纸的奥运报道框架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奥运期间,我国报纸在报道主题上采用了多样性框架;在报道项目上采用了宽泛性框架;在报道角度上,本土化框架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认为明星与胜负因素不应是媒体在赛场内追逐的唯一目标;宽泛性的报道框架更能展现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魅力;奥运会是国际性盛会,要加强奥运报道本土化框架与国际化框架的平衡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国内报纸北京奥运报道的框架研究 [J].
郭晴 ;
周云红 ;
贾哲 .
当代传播, 2008, (03) :42-44
[2]   让东道国文化“化入”热点报道——中外五家报纸雅典奥运十大报道主题分析 [J].
钟新 ;
高健 ;
王博 .
新闻与写作, 2007, (05) :55-56
[3]   解析日本媒体2006年都灵冬奥会报道框架——对提升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的思考 [J].
黎莎 .
体育科研, 2006, (06) :41-43
[4]   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 [J].
刘红霞 .
体育科学, 2006, (10) :3-14
[6]   多重现实:美国三大报对李文和的定型与争辩 [J].
邱林川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 (01) :63-74+95
[7]  
人类传播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斯蒂芬·李特约翰著, 2004
[8]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Berger,Thomas Luckman. Random House,Inc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