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的主要原因

被引:34
作者
朱会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生产格局; 土地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资本产出率;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1980年以来中国棉花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空间上逐步向新疆集中,这一变化不仅促进了新疆地区耕地的扩张,也强化了新疆地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域功能,同时还加速了该地区的荒漠化进程。目前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区域尺度,关注棉花生产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区域棉花产业的优势与发展战略,对生产格局变化的成因还缺乏清晰认识。本文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角度,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通过比较全国主要植棉省市棉花生产中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的差异,来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对于判断中国棉花生产格局变化的未来趋势以及其他农产品生产格局变化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44 / 7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郑家亨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2]   近15年来新疆耕地开垦时空特征分析 [J].
陈红 ;
吴世新 ;
冯雪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09) :16-21
[3]   新疆棉花生产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影响研究 [J].
邱玥 ;
陈全润 ;
杨翠红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 (03) :354-358
[4]   基于遥感和GIS的新疆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陈红 ;
吴世新 ;
冯雪力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4) :614-624
[5]   新疆棉花产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J].
樊亚利 .
新疆财经, 2009, (05) :18-23
[6]   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陈忠升 ;
陈亚宁 ;
李卫红 ;
赵锐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3) :49-54
[7]   绿洲耕地适宜面积确定与减灾研究——以新疆渭干河灌区为例 [J].
陈小兵 ;
杨劲松 ;
乔晓英 ;
刘春卿 ;
胡顺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1) :118-123
[8]   1996-2005年新疆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J].
刘新平 ;
吕晓 ;
罗桥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128-130+134
[9]   关于切实提高新疆棉花竞争力的若干思考附视频 [J].
马玄 ;
陈胜辉 ;
王京梁 ;
辛涛 ;
马铭 .
中国棉花, 2007, (10) :2-5
[10]   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分析 [J].
孙泽昭 ;
黄乐珊 .
甘肃农业, 2007, (09)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