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碳机制探讨——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14
作者
魏丹青 [1 ]
黄炜 [1 ]
曹植 [2 ,3 ]
机构
[1]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浙江省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贡献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论文基于1990—2015年浙江省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TIRPAT模型,探讨驱动浙江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明确碳排放控制的主要领域。结果表明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增加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城镇化率对碳排放量增加有负向驱动作用。人均GDP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增长的贡献最大,但2000年后人口规模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规模扩大成为碳排放量的主要增长因素。能源强度和城镇化率对碳排放量减少的贡献最大,能源结构的贡献率较低。基于此,提出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镇发展转型、提高能源管理效率等具有针对性的减碳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 [J].
徐丽杰 .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 (17) :226-230
[2]   基于STIRPAT模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J].
黄宜 ;
赵光洲 ;
王艳伟 .
价值工程, 2013, 32 (32) :182-183
[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北京地区经济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J].
朱远程 ;
张士杰 .
特区经济, 2012, (01) :77-79
[4]   基于IPAT扩展模型分析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J].
宋晓晖 ;
张裕芬 ;
汪艺梅 ;
冯银厂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1) :109-115
[5]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叶晓佳 ;
孙敬水 ;
董立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4) :13-23
[6]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 郭朝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2)
[7]  
Examining the impact factors of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s using the STIRPAT mod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 Ping Wang,Wanshui Wu,Bangzhu Zhu,Yiming Wei. Applied Energy . 2013
[8]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