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风积物表土磁学特征及其与物源物质、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昝金波 [1 ,2 ]
方小敏 [1 ,2 ]
聂军胜 [2 ]
杨胜利 [1 ,3 ]
宋春晖 [2 ]
戴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表土; 磁化率; 粒度; 塔里木盆地; 岩石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4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温湿程度(温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磁化率作为一个夏季风代用指标在该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比较成熟的岩石磁学研究来说,目前对主要由西风带所控制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控制该区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主要原因也还不是十分清楚.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及其南缘49个风尘堆积表土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土样品的岩石磁学性质主要由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所控制,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其影响非常有限.其中,沙漠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都表现为最低值,主要由富含软磁性矿物的颗粒含量较少所造成.亚砂土和黄土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均高于沙漠样品,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的含量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西北干旱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 [J].
王勇 ;
潘保田 ;
管清玉 ;
王建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1) :111-114
[2]   中国与西伯利亚黄土磁化率古气候记录-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两种成土模式分析 [J].
刘秀铭 ;
刘东生 ;
夏敦胜 ;
HESSE Paul ;
JIRI Chlachula ;
王冠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0) :1382-1391
[3]   中国黄土环境磁学 [J].
邓成龙 ;
刘青松 ;
潘永信 ;
朱日祥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193-209
[4]   西伯利亚南部黄土沉积物的磁学性质 [J].
朱日祥 ;
A. Kazansky ;
G. Matasova ;
郭斌 ;
V.Zykina ;
E.Petrovsky ;
N.Jordanova .
科学通报, 2000, (11) :1200-1205
[5]   克里雅河流域风成物质的粒度分析与讨论 [J].
杨小平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73-379
[6]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J]. 吕厚远,韩家懋,吴乃琴,郭正堂.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2)
[7]  
新疆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李江风主编, 1991
[8]   Consistent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pedogenic maghemite of surface soils and Miocene loessic soil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J].
Nie, Junsheng ;
Song, Yougui ;
King, John W. ;
Egli, Ramon .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10, 25 (03) :261-266
[9]  
Rock magnetism and geochemistry of two plio–pleistocene Chinese loess–palaeosol sequences—implications for quantitative palaeo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J] . Jan Bloemendal,Xiuming Liu.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5 (1)
[10]  
Magnetoclimatology and paleoprecipitation: evidence from a north‐south transect through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M. E. Evans,C. D. Rokosh,N. W. Rutter.Geophys. Res. Lett. . 20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