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被引:21
作者
薛冰 [1 ]
张黎明 [1 ,2 ]
耿涌 [1 ]
任婉侠 [1 ]
逯承鹏 [1 ]
田旭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老工业区; 空间重构; 土地利用;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7.01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铁西老工业区为例,通过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航片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300 m×300 m网格的5 206栋建筑单体的人工调查,基于GIS及制度理论,从空间重构视角揭示了微观尺度人地系统演化特征,阐明了人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支撑下的企业搬迁:1938~2000年呈南北格局,2000年后快速转化为东西格局。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分析对象构建空间重构动力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政策条件对人地系统演化具有直接影响,其作用效力依赖于产业结构类型及其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90 / 8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J].
鲁春阳 ;
文枫 ;
杨庆媛 .
地理科学, 2012, 32 (08) :936-943
[2]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PAF模型 [J].
吴丰林 ;
方创琳 ;
赵雅萍 .
地理研究, 2011, 30 (01) :71-82
[3]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马学广 ;
王爱民 ;
闫小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72-77
[5]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J].
潘海啸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1) :40-45
[7]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 [J].
王新涛 .
北方经济, 2009, (11) :33-35
[8]   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J].
韩良 ;
宋涛 ;
佟连军 .
地理科学, 2006, (02) :2237-2243
[9]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陈婧 ;
叶涛 ;
周洪建 .
地理学报, 2006, (02) :115-126
[10]   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 [J].
房艳刚 ;
刘鸽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05, (06) :6754-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