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

被引:23
作者
赵思敏
刘科伟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居民点; 体系重构; 咸阳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8.02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运营及建设成本不断提高,提出重构传统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咸阳市为例,选择5个典型镇,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踏勘基础上,分别从人口、设施、土地和村庄建设等四方面对农村居民点作了分析,认为农村居民点体系受地形地貌、交通条件、耕作半径、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农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公共设施的经济门槛影响,应按照"重点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3级体系进行重构。结合典型镇,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Transformations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of Poland's Lublin region—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ettlement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J]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09 (2)
[12]  
Albania: Rural development, migration and uncertainty[J] . D. R. Hall.GeoJournal . 1996 (2)
[13]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14]   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J].
周秋文 ;
苏维词 ;
张婕 ;
关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5) :121-126
[15]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模拟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 [J].
郭晓东 ;
牛叔文 ;
李永华 ;
张馨 .
山地学报, 2009, (03) :293-299
[16]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 [J].
邢谷锐 ;
徐逸伦 ;
郑颖 .
经济地理, 2007, (06) :932-935
[17]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J].
王成新 ;
姚士谋 ;
陈彩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257-3262
[18]   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J].
蔡为民 ;
唐华俊 ;
陈佑启 ;
张凤荣 .
资源科学, 2004, (05) :89-97
[19]   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J].
尹怀庭,陈宗兴 .
人文地理, 1995, (04) :17-24
[20]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 [J].
范少言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4) :295-2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