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2年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
作者
石文磊
刘宇凝
沈兴华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应激医学研究室
关键词
地震灾区; 救灾官兵;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军人;
D O I
10.13704/j.cnki.jyyx.2012.01.020
中图分类号
R749.5 [反应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2年参加救灾官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救灾后官兵心理防护提供依据,并为减少救灾官兵PTSD发生率提供措施。方法应用军事应激障碍核查表(PCL-M)、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焦虑量表(S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于地震后2年对某营144名首批到达映秀镇救灾的官兵(救灾组)及该营未参加地震救灾的95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1)救灾组官兵PTSD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对照组(1.0%)(P<0.01)。(2)在PCL-M表中,救灾组官兵3类症状总分、PCL-M表17个条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救灾组官兵PTSD的易感因素主要有:应用消极应对方式多、对自己健康担心多、感觉救灾后烦恼多、自觉朋友和其他支持少、自觉平时情绪不稳定、感觉自己救灾成绩未得到承认。结论救灾组官兵PT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个人应对方式、朋友和社会支持、个人情绪特征、救灾后生活境遇是PTSD的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
安飞 ;
王家同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24) :3169-3172
[2]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J].
高存友 ;
甘景梨 ;
赵兰民 ;
陈涛 ;
张伟红 ;
丁庆华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11)
[3]   茂县城区百姓与救灾部队震后7~9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比较 [J].
沈兴华 ;
黄俊龙 ;
刘伟志 ;
严进 ;
周建 ;
蒋春雷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9) :1136-1138
[4]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伊丽 ;
武国城 ;
万憬 ;
陈松 ;
汪志勇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3) :567-569
[5]  
The PTSD Check-list:Reliability,validity,and diagnostic utility. WEATHERS FW,LITZ BT,HERMANDS,et al.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 . 1993
[6]  
Trends of elevated PTSD risk in firefighters exposed to theWorld Trade Center disaster:2001-2005〔J〕. BERNINGER A,WEBBER M P,COHEN H W,et al. PublicHealth Rep . 2010
[7]  
One-year follow-up study of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earthquake survivors inTurkey〔J〕. ALTINDAG A,,OZEN S,SIR A.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