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背景下子女赡养行为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1047个城乡居民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万江红 [1 ]
赖晓轩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湖北省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2]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子女赡养; 家庭养老; 家庭道德; 代际关系; 孝道;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5.08.014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C913.6 [中、老年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子女赡养行为是我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传统孝道文化传承的道德实践。本文研究发现:子女赡养行为受到主客观、多层次的因素制约,包括性别、年龄、个人年收入、所处家庭代际数、与父母居住地距离、赡养义务性认知状况等;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三类赡养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也存在差异;当前家庭代际关系呈现为家庭成员通过对赡养资源、赡养机会、赡养任务期的综合考虑进行新的自我调试——费孝通所阐述的反馈模式的本质依然稳固,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完全可以跨越单门独户的家庭单位,不同家庭经济核算单位之间的两代人同样可以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因此,可能需要重新看待"孝道衰落"判断的普遍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老人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对谢桂华研究的再检验 [J].
狄金华 ;
魏利香 ;
钟涨宝 .
北京社会科学, 2014, (05) :65-72
[2]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养老能力与养老风险——兼论家庭安全与和谐社会构建 [J].
宋健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27 (05) :94-102
[3]   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J].
皮海峰 ;
徐永丽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3) :91-94
[4]   农村青年赡养行为与赡养意愿调查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村调查数据 [J].
胡仕勇 ;
赵鑫 ;
郭浩 .
农村经济, 2012, (10) :95-98
[5]   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及其影响——对江汉平原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种解释 [J].
范成杰 .
人口与发展, 2012, 18 (05) :11-16+10
[6]   “四二一”家庭结构假设与家庭养老压力事实 [J].
陈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51 (05) :23-32
[7]   精神赡养:在道德与法律之间 [J].
司丹 .
学术交流, 2012, (06) :52-55
[8]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养老:家庭方式需要支持 [J].
张正军 ;
刘玮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2 (03)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