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农田排水系统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冯异星 [1 ]
罗格平 [1 ]
许文强 [1 ]
韩其飞 [1 ,2 ]
王渊刚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农田排水系统; 生态效应; 绿洲; 干旱区;
D O I
10.13866/j.azr.2013.06.014
中图分类号
S276.3 [排水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在干旱区流域绿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不断改进的盐渍化治理过程,这导致在绿洲下部与临近荒漠区广泛形成农田排水系统景观,但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还不清楚,限制了全面认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过程。利用航片和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图论网络分析和景观连通性模型,分析农田排水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与格局;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地统计模型、GIS相关性分析和群落多样性测度等方法,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廊道效应、土壤性状、土地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经过改进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区域碳、水循环的影响,探讨农田排水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深化对干旱区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的认识,并丰富绿洲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87 / 10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风沙侵袭影响下绿洲边缘植物群落点格局分析 [J].
杨帆 ;
王雪芹 ;
杨东亮 ;
韩章勇 ;
郑新倩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5) :763-769
[2]   绿洲-荒漠过渡带早春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及其防风效应 [J].
徐满厚 ;
刘彤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1) :64-72
[3]   绿洲农田不同深度土壤粒径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策勒绿洲为例 [J].
桂东伟 ;
雷加强 ;
曾凡江 ;
穆桂金 ;
潘燕芳 ;
李开封 .
干旱区研究, 2011, (04) :622-629
[4]   全球变化与陆地系统综合集成模拟——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DLEM) [J].
田汉勤 ;
刘明亮 ;
张弛 ;
任巍 ;
徐小锋 ;
陈广生 ;
吕超群 ;
陶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027-1047
[5]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农田排水研究新进展 [J].
王少丽 .
水利学报, 2010, 41 (06) :697-702
[6]   宁夏银北灌区农田排水再利用水质风险评价 [J].
王少丽 ;
许迪 ;
方树星 ;
吴彩丽 ;
杨建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3) :43-47
[7]   农田控制排水与补充灌溉对作物产量和排水量影响的模拟分析 [J].
景卫华 ;
罗纨 ;
温季 ;
贾忠华 .
水利学报, 2009, 40 (09) :1140-1146
[8]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30年湿地景观退化评价 [J].
郭雷 ;
马克明 ;
张易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3126-3135
[9]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J].
刘立成 ;
吕世海 ;
高吉喜 ;
卢欣石 .
生态学报, 2008, (10) :4982-4991
[10]   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J].
杨劲松 .
土壤学报, 2008, (05) :837-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