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生态城市与深地生态圈战略构想及其关键技术展望

被引:70
作者
谢和平 [1 ]
高明忠 [2 ]
张茹 [2 ]
徐恒 [3 ,4 ]
王勇威 [5 ]
邓建辉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四川大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生态城市; 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利用; 深地生态圈; 深地科学;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7.0163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现代城市正以超高层和摊大饼式发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综合性症,严重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然而当前主要停留在单一功能、无序化、局部区域被动式相对粗放开发阶段,难以实现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上将由被动式转为主动式的科学化、生态化、综合化、深层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深地发展1.0~5.0时代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开发顶级构想及深地发展战略蓝图。基于深地空间独特的环境清洁、隔音隔震、天然抗灾、低本底无辐射、恒温恒湿等优势,提出集深地生态圈、深地多元能源生成及循环体系、深地废料无害化处理与存储系统于一体的自平衡多层地下生态城市空间利用及其相关颠覆性技术构想,构建深地人类定居、养生、生产、科学研究全链条生态圈及地下生态城市,实现向地下要空间,向深地要资源。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规模的激增与城市地面空间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1301 / 13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1]   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张茹 ;
高明忠 ;
邓建辉 .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 49 (01) :1-8
[12]   上海世博园地下空间阳光导入技术分析 [J].
甘源 .
四川建筑, 2016, 36 (05) :30-32
[13]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借鉴——以赫尔辛基为例 [J].
李微 ;
陈志龙 ;
郭东军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 (03) :119-124
[14]   新加坡NTU深层地下空间规划探讨 [J].
范剑才 ;
赵坚 ;
赵志业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6, 12 (03) :600-606
[15]   善用地下空间资源——香港地下空间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J].
伏海艳 ;
朱良成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6, 12 (02) :293-298
[16]   英国将地下防空洞变为农场 [J].
苗苗 .
科学大观园, 2015, (23) :9-9
[17]   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1) :2161-2178
[18]   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原理、现状及展望 [J].
谢和平 ;
侯正猛 ;
高峰 ;
周雷 ;
高亚楠 .
煤炭学报, 2015, 40 (05) :965-972
[19]   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高明忠 ;
张茹 ;
高亚楠 ;
刘建峰 ;
谢凌志 .
煤炭学报, 2015, 40 (01) :1-10
[20]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n Helsinki.[J].Ilkka Vhaho;.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