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河蚬时空格局

被引:31
作者
蔡炜 [1 ,2 ]
蔡永久 [2 ]
龚志军 [2 ]
秦伯强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太湖; 空间分布格局; 河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对太湖河蚬种群进行了周年逐月调查.河蚬在分布区的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7ind./m2和100.9g/m2,在夏、秋季均达到高值.根据壳长频数分布的周年变化,太湖河蚬一年一代,繁殖期主要在5-7月份.河蚬主要分布在贡湖湾、马迹山以南区域、西南湖区和小梅港沿岸区域.分析表明,太湖中河蚬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湖区湖泊中的低溶氧量是限制河蚬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在贡湖湾、马迹山以南湖区和西南部湖区,各种生境条件和底质性质适合河蚬的生长繁殖,其密度和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贡湖湾的中心区域(820.0ind./m2,522.9g/m2);在东太湖湖区浮游植物密度较低,底质中有机质较少,食物来源是影响河蚬分布的较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14 / 7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生物富集 [J].
李天云 ;
黄圣彪 ;
孙凡 ;
查金苗 ;
乔敏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11) :2354-2360
[2]   河蚬对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生物富集 [J].
李天云 ;
黄圣彪 ;
孙凡 ;
查金苗 ;
乔敏 ;
王子健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8) :1009-1016
[3]   河蚬壳体不同断面碳、氧同位素研究 [J].
闫慧 ;
李心清 ;
周会 .
沉积学报, 2008, (03) :513-517
[4]   淡水双壳类壳体碳同位素研究: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1774)为例 [J].
闫慧 ;
李心清 ;
周会 .
地球化学, 2008, (03) :275-280
[5]   抚仙湖底栖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空间分布 [J].
熊飞 ;
李文朝 ;
潘继征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122-125
[6]   河蚬的生态习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J].
刘敏 ;
熊邦喜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1) :221-224
[7]   镉、铜污染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J].
曾丽璇 ;
吴宏海 ;
陈桂珠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81-84+97
[8]   洪泽湖底栖生物调查报告 [J].
严维辉 ;
潘元潮 ;
郝忱 ;
赵钦 ;
彭刚 .
水利渔业, 2007, (03) :65-66
[9]   环境胁迫对河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徐钢春 ;
顾若波 ;
闻海波 ;
华丹 ;
聂川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4-78
[10]   长江口滨岸带河蚬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指示作用 [J].
李丽娜 ;
陈振楼 ;
许世远 ;
侯晶 ;
毕春娟 ;
史贵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88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