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整地措施造林成效研究

被引:10
作者
崔永忠 [1 ,2 ]
李昆 [1 ,2 ]
孙永玉 [1 ]
陈艳彬 [3 ]
张春华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3] 攀枝花市国营林场
关键词
整地方式; 造林成效; 干热河谷; 成活率; 保存率;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9.05.058
中图分类号
S725.4 [整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元谋干热河谷对银合欢、山合欢、赤桉和大叶相思进行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调查植株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对不同整地方式旱季、雨季土壤含水量、养分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沟和反坡平台套塘整地对苗木成活率、生长量提高幅度较大,浅沟套深塘整地对苗木成活率、生长量提高幅度最大,造林效果最好;水平沟、反坡平台套塘、浅沟套深塘整地旱季土壤含水量比鱼鳞坑整地提高22%32%,雨季可提高26%35%,在3种整地方式中,树种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增减不同,加大整地力度,促进植物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00 / 13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造林前整地是保证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J].
时佳丽 ;
冯晓娟 ;
李恩祥 .
吉林林业科技, 2004, (03) :8-11
[2]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 [J].
王克勤 ;
沈有信 ;
陈奇伯 ;
王震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809-813
[3]   黄土高原不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 [J].
韩刚 ;
韩恩贤 ;
薄颖生 ;
张晓鹏 .
陕西林业科技, 2003, (04) :34-37
[4]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J].
纪中华 ;
刘光华 ;
段曰汤 ;
沙毓沧 ;
李建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5) :19-22
[5]   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技术 [J].
费世民 ;
王鹏 ;
陈秀明 ;
魏渠河 ;
陈宾 ;
雷彻洪 ;
涂代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3, (03) :10-16
[6]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J].
陈奇伯 ;
王克勤 ;
李艳梅 ;
王建英 ;
王平里 ;
达琼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67-70+113
[7]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J].
吕仕洪 ;
向悟生 ;
李先琨 ;
唐润琴 .
广西植物, 2003, (01) :83-89
[8]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J].
柴宗新 ;
范建容 .
山地学报, 2001, (04) :381-384
[9]   不同整地方式对火炬松幼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林德根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6) :1-3
[10]   元谋干热河谷引种造林试验及树种选择研究 [J].
周蛟 ;
马焕成 ;
胥辉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 (02)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