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

被引:130
作者
薛禹群 [1 ]
张幼宽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京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体污染控制; 地下水污染防治; 面源; 硝酸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3.006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而且渗入土壤或岩石,污染地下水.而被污染的地下水最终亦流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当前我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地表水体的污染,也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迄今为止,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大都以保护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目的,而缺少或未重视被污染的地下水对地表水体污染的机理和贡献的研究.本文以农业面源造成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为例,阐明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中的双重意义,指出被污染的地下水可能是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和近海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旨在得到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重视,推动面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理以及被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评价与防治研究,以便更合理地制定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更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我国的水体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J].
姜建军 .
环境保护, 2007, (19) :16-17
[2]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 [J].
戴向前 ;
刘昌明 ;
李丽娟 .
地理学报, 2007, (09) :907-916
[3]   Fe0去除黄土地区土壤水中的硝酸盐 [J].
唐次来 ;
朱艳芳 ;
张增强 ;
张英超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8) :1292-1299
[4]   加强地下水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J].
孙雪涛 .
中国水利, 2007, (15) :17-18+33
[5]   淮河流域(安徽段)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J].
徐小磊 .
安徽地质, 2007, (02) :128-133+144
[6]   关于水资源总量计算的探讨 [J].
段乔文 ;
李林涛 ;
俞富有 ;
何继永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 (03) :14-16
[7]   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防治及评估预测方法 [J].
冯锦霞 ;
朱建军 ;
陈立 .
地下水, 2006, (04) :58-62
[8]   黄河源区基流估算 [J].
陈利群 ;
刘昌明 ;
杨聪 ;
郝芳华 .
地理研究, 2006, (04) :659-665
[9]   北京平原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刘宏斌 ;
李志宏 ;
张云贵 ;
张维理 ;
林葆 .
土壤学报, 2006, (03) :405-413
[10]   中国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Ⅱ)——地下水水质现状和污染分析 [J].
唐克旺 ;
吴玉成 ;
侯杰 .
水资源保护, 2006, (03)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