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

被引:130
作者
薛禹群 [1 ]
张幼宽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京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体污染控制; 地下水污染防治; 面源; 硝酸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3.006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而且渗入土壤或岩石,污染地下水.而被污染的地下水最终亦流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当前我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地表水体的污染,也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迄今为止,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大都以保护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目的,而缺少或未重视被污染的地下水对地表水体污染的机理和贡献的研究.本文以农业面源造成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为例,阐明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中的双重意义,指出被污染的地下水可能是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和近海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旨在得到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重视,推动面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理以及被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评价与防治研究,以便更合理地制定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更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我国的水体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滇池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 [J].
高阳俊 ;
张乃明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4) :39-42
[22]   基于SWAT模型的基流估算及评价——以洛河流域为例 [J].
杨桂莲 ;
郝芳华 ;
刘昌明 ;
张雪松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463-471
[23]   唐山平原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变化趋势的研究 [J].
张思聪 ;
沈子寅 .
水力发电学报, 2002, (01) :68-75
[24]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 [J].
李保国 ;
白由路 ;
胡克林 ;
黄元仿 ;
陈德立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04) :42-45+55
[25]  
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防治及水源保护区划分[J]. 徐芳香,陆雍森.污染防治技术. 1999(01)
[26]  
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防治及水源保护区划分[J]. 徐芳香,陆雍森.污染防治技术. 199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