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27
作者
滑炎卿
张国桢
丁其勇
倪国兴
陆孝禹
机构
[1] 上海华东医院放射科
[2] 上海华东医院外科
[3] 上海华东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揭示CT肿瘤血管成像的病理机制 ,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12例有病理结果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CT图像 ,在现行评价SPN性质的原则基础上 ,以显示病灶肿瘤血管成像作为诊断肺癌的另 1条指标。全部病例均作了螺旋CT扫描 ,分别行病灶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 (少数早期病例增强仅做了二期扫描 ) ,薄层重建图像、局部放大及非线性窗观察等后处理。手术标本先做大切片 ,选择与CT肿瘤血管成像对应的部位取材 ,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和薄层切片 ,分别行HE染色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34) ,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分布 ,半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的贫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法 ,分别求得CT肿瘤血管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病灶直径在 1~ 3cm之间 ,手术病理报告各型支气管肺癌 89例 ,结核瘤 11例 ,类癌 5例 ,错构瘤 4例 ,炎性假瘤 3例。CT表现明确有肿瘤血管成像者 4 4例 ,占 39% (44 /112 ) ,其中病理诊断肺腺癌 2 7例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6例 ,大细胞癌 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4例 ,炎性假瘤 2例。统计显示在周围型肺癌中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 4 7 2 % (42 /89) ,特异性为 91 3% (2 1/2 3) ,阳性预测值为 95 5 %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的价值 [J].
张振峰 ;
张承惠 ;
张伟章 ;
吴沛宏 ;
卢丽霞 ;
李家尧 ;
伍尧泮 ;
林浩皋 .
癌症, 2001, (01) :84-88
[2]   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CT表现及鉴别诊断 [J].
滑炎卿 ;
郑向鹏 ;
张国桢 .
上海医学影像, 2000, (02) :67-70
[3]   孤立性肺结节CT增强扫描征象分析 [J].
周永生 ;
张承惠 ;
黄向明 ;
许晓予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9, (01) :55-56
[4]   动态CT扫描对肺部孤立结节的评价 [J].
曾庆思 ;
谢念危 ;
邓韶铭 ;
林翰菲 ;
蔡欣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03) :17-20
[5]  
胸部颈面部CT.[M].周康荣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