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上游4种典型水源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18
作者
顾宇书
邢兆凯
韩友志
刘红民
高英旭
于世河
高军
机构
[1]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浑河上游; 水源涵养林; 土壤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功能;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3.01.008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环刀法对浑河上游4种典型水源涵养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好于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纯林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天然次生林。4种林分不同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为48.41%~69.07%,土壤总孔隙度平均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色木槭(Acer mono Maxim.)—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混交林(65.22%)>冷杉(Abies holophylla Maxim.)—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怀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et Maxim.)混交林(61.45%)>日本落叶松纯林(53.90%)>辽东栎天然次生林(50.89%)。不同林分土壤平均最大持水量、平均毛管持水量和平均非毛管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核桃楸—色木槭—花曲柳混交林(1 304.45、908.78、395.67 t.hm-2)>冷杉—白桦—怀槐(1 252.51、905.26、347.26 t.hm-2)>日本落叶松纯林(1 136.15、832.12、304.04 t.hm-2)>辽东栎天然次生林(1 057.27、817.88、239.40 t.hm-2)。研究表明,核桃楸—色木槭—花曲柳混交林、冷杉—白桦—怀槐混交林土壤的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高于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日本落叶松纯林,多树种混交增加了土壤持水能力,提高了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林龄白桦次生林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李文影 ;
满秀玲 ;
张阳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5) :63-69
[2]   四面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孙艳红 ;
张洪江 ;
杜士才 ;
李根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109-112+117
[3]   北方石质山区坡面土壤厚度分布特征——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J].
曾宪勤 ;
刘宝元 ;
刘瑛娜 ;
符素华 ;
刘和平 ;
赵玉明 .
地理研究, 2008, (06) :1281-1289
[4]   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 [J].
张雷燕 ;
刘常富 ;
王彦辉 ;
时忠杰 ;
何常清 ;
鲁兴隆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1) :95-98
[5]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孙艳红 ;
张洪江 ;
程金花 ;
王玉杰 ;
石健 ;
程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06-109
[6]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J].
党宏忠 ;
周泽福 ;
赵雨森 ;
杨洪学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1) :39-44
[7]   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庞学勇 ;
包维楷 ;
张咏梅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16-20
[8]   沙质海岸5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状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贵霞 ;
李传荣 ;
许景伟 ;
齐清 ;
王月海 ;
王卫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142-146
[9]   安徽大别山库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勤 ;
张宗应 ;
徐小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9-62
[10]   对当代林业水土保持作用的几点认识 [J].
曾大林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6) :28-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