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等震线、余震区形状与地震构造关系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韩渭宾
蒋国芳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等震线长宽比; 余震区长度; 地震构造环境; 发震断层长度; 覆盖层; 震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川滇和华北地区不同地震构造环境中,1966年以来强震的等震线长宽比、余震区长度的对比研究,认为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余震区长度都与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相关。对于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和余震区长度,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的影响相同的是,都与发震断裂是否位于活动地块边界,位于哪一级活动地块边界,是与边界方向一致的大断裂,还是配套小断裂等有关。最重要的是与活动断层的规模,尤其是与发震断裂的长度有关,也与震级有关。不同的是,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明显受地表覆盖层的影响,而余震区长度与地表覆盖层关系不明显,似乎与震源破裂面长度的关系更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2]   四川西部理塘—巴塘地区的活动断裂与1989年巴塘6.7级震群发震构造研究 [J].
周荣军 ;
陈国星 ;
李勇 ;
周朝晖 ;
龚宇 ;
何玉林 ;
黎小刚 .
地震地质, 2005, (01) :31-43
[3]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4]   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的破裂过程与地震活动 [J].
林邦慧 ;
陈天长 ;
蒲晓红 ;
刘万琴 ;
彭美宣 ;
张卫平 .
地震学报, 1986, (01) :1-20
[5]  
中国震例.[M].陈棋福主编;.地震出版社.2002,
[6]  
中国震例.[M].张肇诚主编;.地震出版社.2000,
[7]  
海原活动断裂带.[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著;.地震出版社.1990,
[8]  
富蕴地震断裂带.[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编.地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