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陆省份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外向型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无水港海港定向合作视角

被引:13
作者
魏海蕊 [1 ,2 ]
盛昭瀚 [1 ,3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
[3]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外向型; 无水港; 复杂网络; 港口物流与贸易;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7.05.009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以内陆省域无水港与海港定向连接关系为视角,在收集我国136个无水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27个港口实际数据基础上,构建了内陆地区15个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连接的跨境贸易流通复杂网络。通过剖析内陆省贸易流通"外向型"内涵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其测度评价体系,从可达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对15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中的外向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15个内陆省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中的外向型水平整体较低,外向型水平不仅与辖域内无水港建立合作关系的海港数目多少正相关,而且与建立合作协议的海港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低正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构建更合理的无水港-海港合作网络提升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流通网络中的外向型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带一路”视阈下内蒙古外向型经济综合评价研究 [J].
魏曙光 ;
魏婧忞 .
开发研究, 2016, (03) :10-15
[2]   “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误区 [J].
刘卫东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1) :30-34
[3]   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的复杂性分析 [J].
曾庆成 ;
滕藤 .
中国航海, 2015, 38 (02) :122-125+134
[4]   世界海运网络可达性对比研究 [J].
李振福 ;
李贺 ;
徐梦俏 ;
史砚磊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4, 40 (01) :101-104
[5]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J].
于会 ;
刘尊 ;
李勇军 .
物理学报, 2013, 62 (02) :54-62
[6]   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J].
谢守红 .
经济经纬, 2008, (02) :68-70+96
[7]   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及比较 [J].
李练军 ;
黄志峰 ;
张琳 .
江苏商论, 2007, (03) :70-72
[8]  
Dry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Strategic Directions[J] . Li,Yunhua,Dong,Qianli,Sun,Shiwei.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2015 (73)
[9]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J] . Duanbing Chen,Linyuan Lü,Ming-Sheng Shang,Yi-Cheng Zhang,Tao Zhou.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 2011 (4)
[10]  
Evaluation of the dry port concept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A note[J] . Violeta Roso.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 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