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探讨

被引:29
作者
张俊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媒体; 叙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冷战后欧洲对社会记忆的兴趣的爆发推动了西方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社会记忆的跨学科的合作。要理解当代社会记忆发展趋势,必须首先对战前和战后主要的社会记忆理论家做一个批判性的梳理。同时,也要夯实社会记忆这样一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使其避免误解。在当代西方社会记忆理论家中,阳·阿斯曼和爱蕾达·阿斯曼思维的精微以及批判性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对社会记忆和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关系之研究显然有偏颇之处。新媒体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记忆的快餐化,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记忆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在民族记忆的强化,也提升了世界记忆的地位。为此,建立一个以新媒体和通讯技术为前提的社会记忆理论和实践之研究框架,就成了一种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 [J].
刘亚秋 .
社会, 2010, 30 (05) :217-242
[2]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2 Assmann,Jan,Czaplicka,John. New German Critique: Cultural History/Cultural Studies . 1995
[3]  
Public Memory in the Making—Ethics and Place in the Wake of 9/11 .2 Edward S.Casey. http://edwardscasey.com/wp-content/uploads/2010/12/public-memory-in-the-making.pdf .
[4]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Ten Studies .2 Jan Assman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