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

被引:123
作者
李元昊 [1 ,2 ]
刘池洋 [1 ]
独育国 [2 ]
王秀娟 [2 ]
黄锦绣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湖岸线控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沉积微相。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其沉积相带分布范围宽广,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在平面上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其中,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长8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延伸较远,规模较大,具有顺河道方向局部厚层砂体呈坨状分布、垂直河道方向坨状砂体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展布的特征,这种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湖岸线位置控制,即湖岸线控砂,与拗陷湖盆坡折带控砂特征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松辽盆地拗陷期坡折带特征 [J].
黄薇 ;
王建功 ;
赵应成 ;
王天琦 ;
巩固 .
石油学报, 2007, (04) :31-35
[2]   叠合盆地特征及油气赋存条件 [J].
刘池洋 .
石油学报, 2007, (01) :1-7
[3]   同沉积构造坡折带对岩性油气藏富集带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为例 [J].
冯有良 ;
徐秀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22-25+31
[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5]   松辽盆地北部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特征与沉积动力学过程分析 [J].
楼章华 ;
袁笛 ;
金爱民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 (02) :211-215
[6]   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研究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纪坳陷湖盆为例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齐雪峰 ;
杜社宽 .
沉积学报, 2004, (01) :95-102
[7]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 [J].
宋凯 ;
吕剑文 ;
凌升阶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3, (04) :497-507
[8]   陆相盆地坡折带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战略 [J].
李群 ;
王英民 .
地质论评, 2003, (04) :445-448
[9]   松辽盆地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研究 [J].
韩晓东 ;
楼章华 ;
姚炎明 ;
杨卫东 ;
蔡希源 .
矿物学报, 2000, (03) :305-313
[10]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J].
吕晓光 ;
李长山 ;
蔡希源 ;
李伯虎 ;
赵翰卿 .
沉积学报, 1999, (04)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