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藿甙Ⅱ,Ⅲ,Ⅳ,Ⅴ的分离和结构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枫
刘永漋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关键词
宝兴淫羊藿; 小檗科; 黄酮类似物; 宝藿甙-Ⅱ; 宝藿甙-Ⅲ; 宝藿甙-Ⅳ; 宝藿甙-Ⅴ。;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8.09.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宝兴淫羊藿(Epimedium davidii Franch)全草中分离得十七个黄酮类化合物。确定了E2,E4,E5,E6,E7,E9,E10,E12和E14的化学结构。其中五个为已知成分,即E5为淫羊藿甙-C,E9为淫羊藿甙-A,E12为去甲淫羊藿素,E4为金丝桃甙,E14为山柰素-3-双鼠李糖甙。E2,E6,E7和E10是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到的黄酮醇甙,分别命名为宝藿甙-Ⅱ,宝藿甙-Ⅲ,宝藿甙-Ⅳ和宝藿甙-Ⅴ。E4和E14在本属植物中系首次发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Carbon-13 NMR studies of flavonoids-Ⅲ. Markham KR and Chari VM. Tetrahedron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