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

被引:42
作者
吴应辉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
本土化; 普适性; 汉语; 教材;
D O I
10.16499/j.cnki.1003-5397.2013.03.019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土化语言教材"与"普适性语言教材"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本文探讨这两类教材的基本特征、优势、不足和特质,对两类汉语教材的相对性和互补性进行讨论,提出"本土化"教材的四个要素。文章指出,"普适性"和"本土化"都是相对的。真正"普适性"的汉语教材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但可以作为一个永恒的努力方向,而"本土化"汉语教材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是提高各国汉语教材针对性的现实出路。努力编写优质"本土化"教材,应该是解决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教材问题的现实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为新世纪编写的《新实用汉语课本》 [J].
刘珣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 (02) :1-5
[2]   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 [J].
赵金铭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98, (03) :4-19
[3]   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 [J].
赵金铭 .
世界汉语教学, 1997, (02) :54-61
[5]  
泰国人学汉语[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长茂等泰译, 2006
[6]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李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