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苏北陆上潮成砂体的特征和古环境演化
被引:9
作者:

李从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

张家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

杨守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

范代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教育委员会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
机构:
[1] 国家教育委员会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上海
来源:
关键词:
苏北;
潮成砂体;
古潮流场;
古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 [海洋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北陆上以东台为顶点呈扇形向东展开的潮成砂区 ,是南黄海辐射沙洲的早期发育阶段 .冰后期最大海侵之后 ,距今约 5 0 0 0~ 6 0 0 0a前开始产生 ,水下潮成砂体不断出露 ,成陆 .环境磁学法证明陆上潮成砂层形成于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 .潮成砂层的物源早期为长江泥沙 ,晚期为黄河泥沙 ,潮流侵蚀海底也提供重要物源 .钻探和地质雷达探测表明 ,不存在大河由陆上或海域潮成砂区顶部直接供沙的可能性 ,河流的沉积物须通过沿岸运移参与潮成砂体的塑造 .这与物源和古潮流场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古流向[J]. 科学通报 , 1997, (22) : 2408 - 2410张家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丛友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2] 苏北沿海陆上潮成砂体沉积区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 82 - 86赵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张桂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
- [3] 苏北沿南-三仓地区的古河谷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 1996, (23) : 2168 - 2170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万明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陈庆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
- [4] 晚第四纪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3) : 13 - 24李从先,张桂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与地球物理系
- [5] 苏北弶港辐射沙洲研究的进展和争论[J]. 海洋科学, 1995, (04) : 57 - 60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上海赵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上海
- [6] 冰后期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及其环境演变[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1) : 64 - 75陈报章,李从先,业治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 [7] 试释黄海半日潮波系统形成机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6) : 16 - 2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钱成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
- [9] 我国南北方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的对比[J]. 沉积学报, 1988, (01) : 58 - 69李从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江苏沿岸辐射状沙脊群的动力机制探讨[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2) : 209 - 215黄易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文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