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被引:8
作者
李贤庆,包建平,熊波,胡国艺,王文军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热演化;(有机岩石学);热成熟度;早第二纪;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 [黑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北盆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断陷-坳陷型合油气盆地,对其早第二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评价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应用显微组分光学标志和可溶有机物化学标志,研究了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从而揭示了有机质热演化的不均衡性与阶段性。该盆地烃源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o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特征具有特殊重要的演化意义.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甾、藿烷异构体比值的演化趋势与显微组分的光性演化完全吻合。综合各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将苏北盆地有机质演化划分为阶段Ⅰ和阶段Ⅱ两个演化阶段,其阶段转折处的Ro在0.60%~0.65%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煤系低熟油形成机制及其意义 [J].
钟宁宁,王铁冠,熊波,黄光辉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5, (01) :1-7
[2]   显微组分荧光性变化——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J].
钟宁宁 ;
熊波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1, (03) :1-6
[3]  
中国陆相原油和生油岩中的生物标志物[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曾宪章等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