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旅游游客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自然共情与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

被引:93
作者
李文明 [1 ]
殷程强 [1 ]
唐文跃 [2 ]
李向明 [1 ]
杨东旭 [3 ,4 ]
张玉玲 [5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4]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5] 广州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方依恋; 亲环境行为; 自然共情; 环境教育感知; 观鸟旅游;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1.026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2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观鸟游客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依恋情感,此情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自然共情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在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中,地方依赖显著加强了环境教育感知,地方认同显著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自然共情比环境教育感知更明显地影响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但环境教育感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据此,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在避免对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产生冲击的前提下增加游客与候鸟的接触,同时改进景区内环境教育设施,以促进游客自然共情的产生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社会公平感、主观幸福感与亲环境行为——基于CGSS2013的机制分析 [J].
杨奎臣 ;
胡鹏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 (02) :15-22
[2]   自然拟人化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关系:自然共情的中介作用 [J].
宗阳 ;
王广新 .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 5 (11) :654-664
[3]   亲环境行为研究的新路径:情理合一 [J].
余真真 ;
田浩 .
心理研究, 2017, 10 (03) :41-47
[4]   游客感知: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及展望 [J].
刘建国 ;
黄杏灵 ;
晋孟雨 .
经济地理, 2017, 37 (05) :216-224
[5]   游客价值观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基于客源市场空间距离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分组探讨 [J].
张玉玲 ;
郭永锐 ;
郑春晖 .
旅游科学, 2017, 31 (02) :1-14
[6]   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行为内生驱动机制实证研究——以张家界景区和西溪湿地为例 [J].
张环宙 ;
李秋成 ;
吴茂英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204-210
[7]   依恋与共情的关系及其机制 [J].
周春秀 ;
黄丽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5 (05) :472-478
[8]   拟人化、自然共情与亲环境行为 [J].
宗阳 ;
王广新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 (09) :1432-1437
[9]   企业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内涵、结构与测量研究 [J].
芦慧 ;
刘霞 ;
陈红 .
软科学, 2016, 30 (08) :69-74
[10]   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基于地方依恋的视角 [J].
张朝枝 ;
曾莉萍 ;
林红霞 .
人文地理, 2015, 30 (04) :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