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GML指数法

被引:25
作者
岳立 [1 ,2 ]
杨玉春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GML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沿线国家节能减排的现状,因此测算能源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GML指数法测度了沿线各国2006-2015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趋势,并从区域差异、收入水平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只有少数国家达到效率最优,国别差异较大。从区域来看,东南亚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南亚和西亚北非次之,中东欧和中亚地区最低;其GML指数变动呈现相似的空间格局。从收入水平来看,沿线不同收入组国家的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且近年来不同收入组国家能源效率差距存在缩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的修正设计与应用 [J].
李双杰 ;
李春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9) :110-125
[2]   创新驱动与“一带一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异质性创新分析 [J].
葛鹏飞 ;
黄秀路 ;
韩先锋 .
经济科学, 2018, (01) :37-51
[4]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基于能源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 [J].
王兵 ;
谢俊 .
产经评论, 2015, 6 (02) :72-86
[5]   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法 [J].
王维国 ;
范丹 .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1816-1824
[6]   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陈德敏 ;
张瑞 .
经济科学, 2012, (04) :49-65
[7]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 [J].
李兰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57-69
[8]   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J].
马海良 ;
黄德春 ;
姚惠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38-43
[9]   基于环境绩效的长三角都市圈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张伟 ;
吴文元 .
经济研究, 2011, 46 (10) :95-109
[10]   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的国际比较——以中国与OECD国家为例 [J].
金培振 ;
张亚斌 ;
李激扬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1) :21-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