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一带一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的异质性创新分析

被引:62
作者
葛鹏飞 [1 ]
黄秀路 [2 ]
韩先锋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基础创新; 应用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创新是"一带一路"国家从高碳型向绿色发展转变的驱动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述了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差异。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均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前者的影响路径是技术效率,后者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对亚洲国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欧洲国家。此外,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正向边际递减的非线性驱动效应,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有着先降后升的正"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理论和实证,本文认为发挥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关键在于,注重探寻基础创新的重大突破口,并谨防应用创新的驱动瓶颈。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财政激励、环境偏好与垂直式环境管理——纳税大户议价能力的视角 [J].
席鹏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1) :100-117
[2]   外商直接投资、汇率甄别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省级样本的经验分析 [J].
随洪光 ;
余李 ;
段鹏飞 .
经济科学, 2017, (02) :59-73
[3]   前沿技术差距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效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谁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J].
孙早 ;
许薛璐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3) :5-23
[4]   人民币汇率变动、邻国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曹伟 ;
言方荣 ;
鲍曙明 .
金融研究, 2016, (09) :50-66
[5]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J].
徐念沙 .
经济科学, 2015, (03) :17-19
[6]   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王兵 ;
刘光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57-69
[7]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与环境风险应对 [J].
石莹 ;
何爱平 .
改革, 2015, (02) :115-123
[8]   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2011, (07) :1-8
[9]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10]  
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