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的中心地体系的空间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莉
陆玉麒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心地体系; 空间分析; 可达性; GIS;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6.002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以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为基础,以最短通行时间、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作为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以基于GIS平台开发的可达性计算模块为技术支撑,从空间可达性、空间相互作用、空间服务范围几个方面对均质背景和交通背景下的中心地体系进行空间分析,探讨中心地体系的空间演化及空间重构,以期对中心地体系的过程模拟和空间表达进行初步探索性的尝试。结果表明:均质背景下,次一级中心地产生于上一级中心地可达时间最长的地方;基于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可达性在同等级的中心地间出现了差异,相同等级的中心地越是靠近高等级中心地,其加权平均出行时间越短,由于中心地相对区位的不同,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之间出现了差异增长,其结果会形成连续的中心地等级。伴随着交通网络的演进,中心地空间结构进入由"点-轴-网"构成的全面有组织的均衡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J].
史雅娟 ;
朱永彬 ;
冯德显 ;
王发曾 ;
熊文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30-1438
[2]   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演化模型 [J].
陆玉麒 ;
袁林旺 ;
钟业喜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8) :1160-1171
[3]   城市中心地的功能结构特点与影响因素演变 [J].
黄志宏 .
城市问题, 2009, (07) :28-32
[4]   基于时间可达性的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赵元正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803-816
[5]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6]   时间可达性计算的最小种子算法 [J].
赵元正 ;
陆玉麒 ;
张莉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2) :4171-4174
[7]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J].
陆玉麒 ;
董平 .
地理学报, 2005, (04) :587-596
[8]   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69-78
[9]   基于中心地理论对银川市服务功能的解析 [J].
樊杰 ;
许豫东 ;
W.Taubmann .
地理学报, 2005, (02) :248-256
[10]   CAS理论在中心地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J].
张凡 ;
吴晓军 ;
薛惠锋 .
微计算机应用, 2005, (02) :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