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钻孔应变观测的战略构想

被引:27
作者
邱泽华
谢富仁
苏恺之
欧阳祖熙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钻孔应变观测; 比测基地; 实验场; 地震前兆监测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钻孔应变观测正在成为一种与测震和GPS相提并论的地壳形变观测。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我国钻孔应力 -应变观测的发展需要回顾历史 ,面对现实 ,借鉴国外 ,放眼长远。建立比测基地、实验场和完善国家前兆监测网 ,三位一体 ,应该成为发展我国钻孔应变观测的基本方针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外钻孔应变观测的发展现状 [J].
邱泽华 ;
石耀霖 .
地震学报, 2004, (S1) :162-168+176
[2]   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 [J].
邱泽华 ;
石耀霖 .
地震学报, 2004, (05) :481-488+567
[3]  
地震造成远距离应力阶变的观测实例[J]. 邱泽华,石耀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4]   我国钻孔应力-应变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现状 [J].
邱泽华 ;
张宝红 .
国际地震动态, 2002, (06) :5-9
[5]   钻孔应变仪在地震前的记录及地震预测 [J].
蒋靖祥 ;
尹光华 ;
哈斯高娃 .
地震研究, 2000, (04) :410-417
[6]  
Sacks-Evertson strainmeter, its installation in Japan and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concerning strain steps .2 Sacks I S,Suyehiro S,Evertson D W,et al. Pap Met Geophys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