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赛里木湖北汗吉尕山志留纪amorphognathoides带下部的牙形类

被引:4
作者
夏凤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新疆; amorphognathoides带; Llandovery-Wenlock统界线;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3.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记述了新疆北部赛里木湖北汗吉尕山西部志留纪amorphognathoides带下部牙形类9属12种,这是继云南、西藏和四川后,在新疆的首次发现.amorphognathoides带下部的牙形类以具有齿台脊的器官属Pterospathodus Pa分子的P. amorphognathoides和P.celloni/P. pennatus pennatus的共存为特征,地质时代仅限于志留纪Llandovery世的最晚期(即Telychian晚期).amorphognathoides带的牙形类几乎全球分布,该带下部的牙形类完全可以同国内外同期的牙形动物群对比,它们普遍生活在台地相浅水区中较深水的环境(如滞流盆地)中,营游泳-底栖生活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17+277 +277-28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西南地区志留系牙形刺生物地层概述
    周希云
    钱泳秦
    喻洪津
    [J].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85, (04) : 31 - 42
  • [2] 云南西部的志留系
    倪寓南
    陈挺恩
    蔡重阳
    李国华
    段彦学
    王举德
    [J]. 古生物学报, 1982, (01) : 119 - 132
  • [3] 贵州志留系牙形刺生物地层及新属种
    周希云
    翟志强
    鲜思远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2) : 123 - 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