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尾茎泊松比的试验分析

被引:11
作者
罗菊川 [1 ,2 ]
文晟 [1 ,2 ]
李涵光 [1 ,2 ]
刘庆庭 [1 ,3 ]
朱鸿运 [3 ]
机构
[1] 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2]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基础教学与训练中心
[3]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甘蔗尾茎; 力学分析; 泊松比; 电测法; 动力学仿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5.53 [];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目的】为甘蔗断尾机构的设计及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动力学仿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精密型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对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6节甘蔗皮、芯、节部位进行拉伸试验,并用电测法与力学分析得出各组分的泊松比参数。【结果】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节甘蔗皮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028,异性面泊松比为0.233;第5节甘蔗芯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174,异性面泊松比为0.271;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6节甘蔗皮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001,异性面泊松比为0.238;第6节甘蔗芯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223,异性面泊松比为0.289;甘蔗节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305,异性面泊松比为0.344。【结论】甘蔗尾茎内部不同部位的同性面泊松比存在显著差异,异性面泊松比差异不大;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6节皮、芯同性面泊松比有显著差异,异性面泊松比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甘蔗尾茎弯曲的力学性能 [J].
罗菊川 ;
区颖刚 ;
刘庆庭 .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 (05) :400-403
[2]   苎麻茎秆力学模型的试验分析 [J].
沈成 ;
李显旺 ;
田昆鹏 ;
张彬 ;
黄继承 ;
陈巧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0) :26-33
[3]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断蔗尾机构 [J].
罗菊川 ;
区颖刚 ;
刘庆庭 ;
牟向伟 ;
林一杰 ;
彭冠雄 .
农业机械学报, 2013, (04) :89-94+107
[4]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探讨 [J].
莫建霖 ;
刘庆庭 .
农机化研究, 2013, (03) :12-18
[5]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断尾机构设计与试验 [J].
麻芳兰 ;
蒋红梅 ;
李尚平 ;
许志伟 ;
杨冰心 ;
范志达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6) :73-78+7
[6]   弹性齿滚筒式甘蔗剥叶装置 [J].
牟向伟 ;
区颖刚 ;
刘庆庭 ;
吴昊 ;
宋键铭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4) :60-65
[7]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降低含杂率的技术改进与试验 [J].
肖宏儒 ;
王明友 ;
宋卫东 ;
李显旺 ;
刘屏 ;
秦广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42-45
[8]   入土切割对甘蔗切割过程影响的仿真试验 [J].
杨望 ;
杨坚 ;
刘增汉 ;
梁兆新 ;
莫建霖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150-156
[9]   苎麻成熟期底部茎秆的机械物理特性参数研究 [J].
刘兆朋 ;
谢方平 ;
吴明亮 ;
魏宵 ;
刘剑锋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7 (03) :329-332
[10]   玉米秸秆芯结构建模与径向压缩过程模拟 [J].
廖娜 ;
黄光群 ;
陈龙健 ;
贺城 ;
韩鲁佳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6) :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