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被引:23
作者
肖云
邹力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社会排斥; 反排斥;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9.07.017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包括:以个体自然特征为由的排斥,以学历、院校为"门槛"的排斥,以实践经验欠缺为由的排斥,社会资本欠缺带来的排斥四个方面。反就业排斥必须明确相关主体责任,采取恰当措施:健全"反排斥"的国家法律支持体系,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健全高校实习制度,重视社会资本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模式及其启示 [J].
李保平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02) :121-126
[2]   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 [J].
熊光清 .
国际论坛, 2008, (01) :14-18+79
[3]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 [J].
姚裕群 .
人口学刊, 2008, (01) :10-14
[4]   文凭筛选、人力资本与专科生就业:基于调查的分析 [J].
孟大虎 ;
王硕 .
煤炭高等教育, 2005, (04) :46-49
[5]  
社会理论的基础.[M].(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  
中国教育年鉴.[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