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提升人的灵性
被引:4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新卓
机构
: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
:
教育研究
|
2008年
/ 09期
关键词
:
灵性;
教育功能;
本体性功能;
派生性功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
040101 ;
120403 ;
摘要
:
灵性是人生而蕴含的生命潜能和精神倾向。人的灵性必须经由教育才能从可能走向现实。教育以发展人的灵性为本体,同时也要凭借其功能与社会的其他领域进行资源交换,惟此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在教育的功能体系中,提升人的灵性是本体性功能,满足政治经济需要是派生性功能,它们是同一个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功能,是全面实现教育功能的两个步骤。正确对待和实现教育的这两种功能,需要教育立足于本体,反思性反映现实、超越性适应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86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新卓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2)
: 30
-
41
[2]
文明本土化与大学
涂又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涂又光
[J].
中国哲学史,
1999,
(02)
: 10
-
13
[3]
“新基础教育”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叶澜, 2006
[4]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5]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吴式颖, 2002
[6]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 涂又光[著], 1997
[7]
德国教育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德]鲍尔生(FriedrichPaulsen, 1986
[8]
美育书简[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德]席勒, 1984
←
1
→
共 8 条
[1]
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新卓
[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2)
: 30
-
41
[2]
文明本土化与大学
涂又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涂又光
[J].
中国哲学史,
1999,
(02)
: 10
-
13
[3]
“新基础教育”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叶澜, 2006
[4]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5]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吴式颖, 2002
[6]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 涂又光[著], 1997
[7]
德国教育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德]鲍尔生(FriedrichPaulsen, 1986
[8]
美育书简[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德]席勒, 19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