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水分适宜性评估

被引:19
作者
姚小英 [1 ,2 ]
蒲金涌 [3 ]
姚茹莘 [4 ]
乔艳君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天水市气象局
[3]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4] 天水市石马坪中学
[5] 不详
关键词
甘肃; 黄土高原; 玉米; 水分适应性;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甘肃省天水、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玉米观测资料及两地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建立了玉米水分适宜度计算模型,对1981—2008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水分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玉米产量与水分适宜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省黄土高原种植玉米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水分适宜度均在0.50以上。陇西黄土高原(天水)与陇东黄土高原(西峰)水分适宜度相关程度较好,变化趋势比较一致。1995年是水分适宜度的转折年份,1981—1995年陇西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以0.12/10a的趋势降低,陇东黄土高原以0.11/10a的趋势下降;1995—2008年陇西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以0.18/10a的趋势升高,陇东黄土高原以0.06/10a的趋势上升。水分适宜程度以成熟期较好,降水量可满足玉米需水的70%以上,旺盛生长阶段水分适宜程度较差,降水量只能满足玉米生理需水的49%—55%,初始生长阶段耗水较少,大气降水对需水的满足程度在50%以上。出苗期—七叶期、拔节期—抽雄期、抽雄期—乳熟期、乳熟期—成熟期的水分适宜度呈20世纪80年代较高,90年代较低,21世纪初较高的趋势变化;七叶期—拔节期水分适宜度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持续降低。陇东黄土高原各个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度比陇西黄土高原偏高约0.1。除成熟生长阶段外,陇西黄土高原的需水量均大于陇东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与玉米产量相关性最显著的时期为七叶期—拔节期,其次为拔节期—抽雄期,出苗期—七叶期、抽雄期—乳熟期及乳熟期—成熟期的水分适宜度与玉米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利用建立的水分适宜度模型可对甘肃省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的水分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当地玉米种植区划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242 / 62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干旱地区农业气象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邓振镛编著, 1999
[12]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 气象出版社 , 国家气象局编定, 1993
[13]  
粮食作物与气象[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龚绍先主编, 1988
[14]  
农业气象统计[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淑秋编著, 1985
[15]  
玉米生理[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 1982
[16]  
Almanac of Qingyang Economy (1981—2008). Qingyang City Statistics Bureau. China Statistic Press . 2008
[17]  
A Study on Agrometeorology in Arid Area. Deng Z Y.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 1999
[18]   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预测评估模型改进研究 [J].
王石立 ;
马玉平 ;
庄立伟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4) :12-18
[19]   水分和温度对冬小麦和玉米免耕作产量影响的研究 [J].
袁汉民 ;
董立国 ;
徐华军 ;
李生宝 ;
火勇 ;
陈洁 ;
袁海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7) :172-177
[20]   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的影响 [J].
王建源 ;
薛德强 ;
邹树峰 ;
冯建设 ;
刘欣 .
资源科学, 2006, (01) :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