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异常与新地震异常的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20
作者
陈立德
罗平
傅虹
郭大庆
毛可
傅德川
赵新平
谢华章
李友才
机构
[1] 云南省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3]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4] 河北省地震局
[5] 山西省地震局
[6] 江苏省地震局
[7]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异常; 识别方法; 单元体应力水平; 群体涨落; 扰动力源; 同震效应; 震后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了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并以此作为解释异常场和震后效应、震后新异常的物理基础,以青海共和、甘肃天祝等地区为对象,给出了该模型的有关实验结果。讨论了应力场扰动力源类别及影响范围。重点研究了震后异常的分类,并讨论了各类震后异常与新地震的关系。指出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正反M、N和正弦波型)和新异常,异常群体再次出现高值及震后出现新的异常集中区等,均可作为还有新地震发生的判据和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 [J].
耿鲁明 ;
张国民 ;
石耀霖 .
中国地震, 1993, (04) :24-33
[2]   高潮期中成串强震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探讨 [J].
张国民 ;
刘蒲雄 ;
陈修启 .
地震, 1991, (03) :1-11+68
[3]   华北强震的时间分布及物理解释 [J].
张国民 ;
傅征祥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6) :569-578
[4]  
中国地震前兆资料图集[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第一研究室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