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盆地与造山带耦合过程及其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8
作者
于福生
漆家福
陈书平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前陆盆地; 造山带; 耦合过程;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造山楔进作用是前陆盆地与造山带耦合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冲断作用控制沉积物的分布和扩散型式 ;滑脱褶皱、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是耦合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变形样式 ;前陆盆地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受耦合过程影响的圈闭展布特征的控制。在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 ,主要是背斜油气藏 ;在靠近克拉通一侧 ,以地层油气藏为主 ;在两者之间则形成岩性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走滑造山带与盆地耦合机制
    刘和甫
    夏义平
    殷进垠
    尚培乐
    [J]. 地学前缘, 1999, (03) : 121 - 132
  • [2]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夏文臣
    张宁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3) : 3 - 10+25
  • [3] 盆山转换和当代盆地分析中的新问题
    许效松,徐强
    [J]. 岩相古地理, 1996, (02) : 24 - 33
  • [4] 前陆盆地挠曲过程模拟的理论模型
    刘少峰
    [J]. 地学前缘, 1995, (03) : 69 - 77
  • [5] 塔北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沉降机制的数值模拟
    曹守连
    陈发景
    罗传容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2) : 113 - 120
  • [6]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刘和甫
    梁慧社
    蔡立国
    沈飞
    [J]. 地质学报, 1994, (02) : 101 - 118
  • [7] 前陆盆地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登发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