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坝渗流流量计算模型的选择

被引:7
作者
田猛
张永春
张龙江
机构
[1]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透水坝; 渗流; 矩形模型; 梯形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透水坝是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地形特点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时空不均匀性而开发的面源污染控制新技术,它既可以拦蓄径流,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透水坝的过水能力与其几何参数及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联立渗流方程和达西定律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在渗流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用矩形模型进行计算,而在贴坡流不可忽略的情况下则应采用梯形模型精确计算渗流量。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渗流量与理论值符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渗流计算原理及应用.[M].顾慰慈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  
土石坝.[M].郭诚谦;陈慧远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3]   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 [J].
李贵宝 ;
周怀东 ;
尹澄清 .
中国水利, 2003, (07) :51-52+61
[4]   城市污水人工土快滤床与水生植物复合处理系统 [J].
崔理华 ;
朱夕珍 ;
汤连茂 ;
孙庆亮 ;
李国学 ;
白瑛 ;
张祖锡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5)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