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

被引:5
作者
高云峰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协整检验; ECM模型;
D O I
10.16620/j.cnki.jrjy.2006.02.002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为背景,从传统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ECM模型对我国1994-2005年阶段性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于不完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存在,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并不稳定,根据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很难准确预测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基于ECM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18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基于两阶段(1978—1993、1994—2004)的动态检验 [J].
蒋瑛琨 ;
赵振全 ;
刘艳武 .
中国软科学, 2005, (02) :24-33
[2]   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及其货币政策建议 [J].
王少平 ;
李子奈 .
经济研究, 2004, (07) :9-17+114
[3]   证券市场和货币需求:一个新货币需求函数的探讨 [J].
姜波克 ;
陈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1) :14-24
[4]   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 [J].
汪红驹 .
世界经济, 2002, (05) :55-61
[5]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J].
王曦 .
经济研究, 2001, (10) :20-28
[6]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7]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层次递归系统与动态调整方法 [J].
郑超愚 ;
余方 ;
滕龙 .
金融研究, 2000, (10) :19-28
[8]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长期均衡实证分析 [J].
陆金海 ;
陈浪南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64-69+145
[9]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 [J].
谢富胜 ;
戴春平 .
金融研究, 2000, (01) :24-29+23
[10]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M]. 商务印书馆 , 易纲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