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西斜坡水动力场演化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6
作者
许洪东 [1 ]
王朋岩 [2 ]
金曙光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下水; 盆地模拟; 运移; 油气聚集; 水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地下水物理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asin2盆地模拟程序恢复了研究区地下水演化历史,探讨了地层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运移方向和强度是不断变化的,在压实水阶段西部斜坡区水动力场促进了油气运移,在淋滤水阶段则阻碍了油气运移并使原油稠化,压实水和淋滤水运动碰撞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119 +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松辽盆地西部盆缘带地层超覆油藏形成条件 [J].
江涛 ;
苗洪波 ;
王芳 ;
李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4) :24-26+120
[2]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油气来源与运移研究 [J].
张维琴 ;
杨玉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1) :17-19+22
[3]   松辽盆地稠油咔唑类化合物分布及运移特征 [J].
冯子辉 ;
黄春艳 ;
方伟 ;
宋兰斌 ;
杨玉峰 ;
关秋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5) :5-7+18
[4]   南堡凹陷温度场、压力场及流体势模拟研究——基于Basin2盆地模拟软件 [J].
肖军 ;
王华 ;
郭齐军 ;
韩晋阳 ;
甘华军 ;
Kamaye Tourba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1) :67-74
[5]   试论古水动力演化的旋回性与油气的多期次运聚 [J].
王震亮 ;
陈荷立 .
沉积学报, 2002, (02) :339-344
[7]   稳定东部的潜力分析 [J].
张文昭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1) :1-4+75
[8]   大庆探区油气藏勘探的新进展 [J].
杨继良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9, (03) :19-34
[9]  
李思田等主编.盆地动力学—基本思路与若干研究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10]  
杨万里等著.松辽盆地陆相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