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油气来源与运移研究

被引:51
作者
张维琴
杨玉峰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的原油大多属于成熟原油, 与齐家 -古龙凹陷的原油有相似性, 而与西部斜坡本身的未熟-低熟烃源岩可比性差; 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分析数据显示由东向西屏蔽型含氮化合物 (运移距离远) 相对含量逐渐增大, 而裸露型含氮化合物 (运移距离短 ) 相对含量逐渐减小, 表明西部斜坡原油发生了较长距离的运移; 嫩一、二断湖相泥岩形成的区域性盖层, 姚家组、青山口组砂岩, 姚家组底区域不整合面以及单倾的斜坡使齐家-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具备了向西部斜坡发生运移的地质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22 +22-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苏北盆地油气运移 [J].
侯建国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S1) :31-33+6
[2]   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分子地球化学研究 [J].
李素梅 ;
曾凡刚 ;
庞雄奇 ;
金之钧 ;
黎茂稳 ;
许正龙 .
沉积学报, 2001, (03) :459-464
[3]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瞿辉 ;
雷振宇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04) :7-12+9
[4]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几个应用实例 [J].
黎茂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11-19+109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6]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7]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8]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9]   辽河西部凹陷重油聚集条件与原油稠变特征 [J].
牛嘉玉 ;
翁维瑾 ;
徐树宝 .
石油学报, 1990, (04) :17-24
[10]   中国重质油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 [J].
胡见义 ;
徐树宝 ;
程克明 .
石油学报, 1989,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