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经济带区域产业分工战略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晓勇
杨俊
宋振江
邓燕婷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经济带; 区域发展; 分工战略;
D O I
10.15885/j.cnki.cn11-4683/z.2015.02.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江中游经济带四省区在资源禀赋、三次产业中各存在优势和劣势,因此协调四省市发展专业化经济,协调分工,进行优势互补建设,对实现长江中游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区位商和SWOT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四个省份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机遇等要素进行评价,从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具体产品层次对四个省份在长江中游经济带中的分工与合作战略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J].
姜晓丽 ;
张平宇 ;
郭文炯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96-106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SOWT分析 [J].
孟繁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6 (04) :58-60
[3]   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 [J].
李佳洺 ;
孙铁山 ;
李国平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03-509
[4]   中国跨区域产业分工与联动特征 [J].
王德利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392-1406
[5]   SWOT分析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以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J].
张焕裕 ;
万尚钦 ;
李丹 .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 (02) :55-59
[6]   基于新国际国内背景下的产业分工机理分析 [J].
李娜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 (04) :9-16
[7]   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 [J].
徐仕政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2) :12-15
[8]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28-34
[9]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晔 ;
刘志彪 .
经济学家, 2005, (06) :63-68
[10]   区际分工原理与区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 [J].
李树桂 .
经济评论, 2000, (05) :110-112+126